(7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街道)

2024-04-21 19:43:09 441
联系客服提示-稿子365网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街道)(7篇)

 

目录

1.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社会安全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3.自然灾害救助专项应急预案

4.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5.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6.突发性地质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7.森林火灾专项应急预案

8.地震灾害专项应急预案

9.建筑施工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0.防汛抗旱专项应急预案

11.清洁取暖和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加强和规范xxxx街道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政府保障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稳定有序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下列文件对于本预案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xx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

xx省安全生产条例》

xx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xx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

《危险化学品目录》

xx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xx市突发事件总体预案》

xx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3.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和草场火灾等。

本辖区可能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别有:

1)洪涝灾害:夏季汛期可能因暴雨、台风或长期降雨量过于集中而导致土地、村庄、房屋等受淹。

2)地震灾害:大陆板块运动,可能会导致发生地震灾害。

3)气象灾害:夏季可能会发生雷电、大风、冰雹、酷暑等恶劣天气,对人员、设施及农作物等造成伤害和损毁;春秋季节可能因干燥、大风等因素引起火灾、建构筑物受损等灾害;冬季可能因暴雪、严寒等恶劣天气对交通、生产、生活等造成不利影响。

4)森林火灾:因雷电、干燥等天气因素,可能导致辖区植被密集区火灾的发生。

5)地质灾害:主要是地面塌陷和地面开裂等,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地面开裂是塌陷或沉降等地质作用导致的地面裂隙。

1.3.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化工、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植物疫情等。

辖区可能发生的主要事故灾难类别有:

1)生产安全事故:辖区危险化学品、冶金、工矿商贸及加油站等企业可能发生以下生产安全事故:

1)火灾爆炸事故:企业在使用、储存或生产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及高温金属液体过程中,因操作、管理不到位或安全设备设施存在缺陷等造成高温金属液体或危险物品泄漏等,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中毒和窒息事故:企业在使用、储存或生产有毒物品以及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因泄漏、操作、管理不到位或安全设备设施存在缺陷等,可能会导致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发生。

3)触电事故:企业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劳保用品穿戴不齐全,绝缘工器具使用不当,设备设施存在缺陷,线路老化破损,接地接零失效等因素,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4)机械伤害事故:设备设施防护不齐全,人员违章操作等都可能导致断肢、骨折等机械伤害事故。

5)高处坠落事故:高处作业平台护栏等防护设施不全,脚手架搭设不规范,人员未系挂安全带、酒后上岗、疲劳上岗、违章作业等因素,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6)车辆伤害事故:叉车等厂内机动车辆存在缺陷,操作人员无证上岗、酒后上岗、疲劳上岗、超载超速行驶等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都可能会导致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

7)特种设备事故:辖区内企业使用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设备未按规定注册或定期校验,人员未经培训合格,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操作失误等,都可能会导致锅炉爆炸、容器爆炸、起重伤害等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8)灼烫事故:辖区涉及冶金企业,在运输及生产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作业、安全设施损坏、运输车辆故障等可能会造成高温金属液体泄漏,处理不当还可能引起灼烫、火灾爆炸等次生事故的发生。

2)交通事故:辖区内主要交通干线较多,车辆超载、超限、超速等违章行为,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尤其是西外环危化品运输车辆、大型货车、客运汽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容易造成人员重伤、车辆损害以及交通堵塞等交通事故,危化品运输车辆在运输途中发生泄漏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3)公共设施及设备事故:辖区内天然气、蒸汽、饮用水等管线因维护保养不当,导致泄漏,可能造成中毒、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事故。

4)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因人员违章作业、安全设施配备不到位或现场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可导致事故的发生。

1.3.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辖区内可能发生的主要公共卫生事件类别有:

1)传染病疫情事故:因突发传染性疾病,洪涝灾后过后畜禽类瘟疫或外来病毒流入等,可能导致传染病疫情事件。

2)食品安全和职业卫生事故:因土壤和水体污染、食品卫生等因素可能导致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等。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辖区内可能发生的主要社会安全事件类别有:

1)社会治安事件:因群体性利益纠纷、事故处理、财产损失等可能引发群体性矛盾冲突、打架等社会治安事件。

2)群体性上访事件:因村民矛盾、土地纠纷、劳动关系、房屋拆迁等可能发生个人或群体上访事件。

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四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较大突发事件、一般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分级标准参照《xx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附件7.1《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突发事件分级标准(试行)》作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的依据。

1.4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xx街道辖区范围内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及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在执行本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协助上级政府进行应急救援与处置。

1.5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切实履行政府职能,把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预防与应急相结合。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工作,增强应急意识,坚持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预防与应急并重,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预防及应对工作。

3)舆论引导,及时发布。精准、客观、及时的按规范和程序发布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及应对情况,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1.6应急预案体系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1)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xx街道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由xx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编制,经xx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批准后实施。

2)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xx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委员会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而制定的涉及数个部门的预案,经xx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批准后实施。专项预案包括:生产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自然灾害救助、防汛抗旱、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建筑施工事故、清洁取暖和一氧化碳中毒等xx个专项应急预案。

3)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是xx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单位)根据xx街道办事处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要求,结合本部门(单位)应急职责,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资源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应急工作方案,报xx街道办事处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备案,是xx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一部分。

4xx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与xx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衔接;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农村及社区应急预案相互衔接;与周边相邻的黄山街道、xx街道等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xx街道办事处是全街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应急办)为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指导街道办事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应急平台建设;组织编制、修订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发生突发事件时,成立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转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行政法规和各自的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xx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担任,副总指挥由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副主任担任,成员由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组成。应急指挥部人员组成见附件x

2.1.1指挥部职责

1)对全街道范围内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施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决定和部署全xx街道办事处应急工作重大事项。

2)指导编制、修订、发布街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及演练。

3)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需要,视情况成立突发事件临时应急指挥机构,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4)负责人员配置,应急队伍、应急资源的调动,协调处理突发事件现场有关工作。

5)负责突发事件的信息汇报,接受上级政府的指令和调动,负责保护突发事件现场及有关数据。

6)根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需要,协调与相邻镇街以及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关系。必要时,上报上级政府部门协调驻邹部队等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7)根据各类突发事件预警预测级别,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进行应急处置,当突发事件持续扩大,超出街道应急处置能力时,按程序请求市级及以上应急救援力量的支援,并根据需要提请上级政府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

8)根据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和处置需要,派出专门工作组或人员,指导街道相关部门及社区(村庄)、企事业单位处置突发事件。

9)负责突发事件后的善后处置工作,总结分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提出改进措施。

2.2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2.2.1指挥部办公室

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街道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日常事务处理。

主  任:应急办副主任

成  员:安监站站长、应急办其他成员

2.2.2职责

1)承担突发事件值班值守工作(设置xx小时应急值守电话),负责接收和办理向街道办事处、指挥部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协调应急值班值守工作。

2)传达和发布指挥部的指令和文件。

3)协助指挥部协调、处置突发事件,具体负责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收集(传播)、信息报告、应急处置、调查评估、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和宣传培训等工作。

4)办理街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决定事项,协调和督促检查各社区(村庄)、学校、商场、医院、办事处相关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研究提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政策措施和规划建议。

5)指导各社区(村庄)、学校、商场、医院以及相关部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6)负责应急物资装备储备及调配管理,协调街道应急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调配。

7)组织指导街道各单位应急救援演习。

8)承担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3成员单位职责

在指挥部的领导下落实各自应急职责,根据各应急工作小组分工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及处置工作。

2.3.1派出所、交运所、交警二中队、城管所

负责各类突发事件的社会治安、道路疏通、交通保障以及人员疏散、现场警戒等应急处置工作。

2.3.2供电所

负责各类突发事件的用电安全保障和电力线路抢修等应急处置。

2.3.3市场监管所

负责各类突发事件的食品药品卫生保障及企业特种设备的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等。

2.3.4综合文体健康中心

负责各类突发事件的伤员救治、卫生防疫、隔离消毒等应急处置。

2.3.5自然资源和规划所、xx学区以及各社区

负责各类突发事件人员疏散、避险安置、生活保障等应急处置工作。

2.3.6其他成员单位

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运行机制

3.1预测与预警

各企业、社区(村庄)及学校、商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所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应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风险评估与分级管控等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街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各小组应根据职责分工建立常规监测、事故预警及响应等机制。

3.1.1预测与预警系统

街道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主要依托xx市政府相关部门及专业职能部门(气象、地震部门及相关预警平台)。街道应急办和有关部门负责分工建立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数据库。各企业、社区(村庄)及学校、商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预警条件或信息及时上报街道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应急办会同有关部门,收集上级检测及预警信息资源,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机制和xx小时安全值守制度。

3.1.2预警级别及发布

街道办事处根据xx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和本办预测分析结果,及时传播预警信息或及时预警。

1)预警级别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区域范围,结合省市突发事件总体预案,突发事件预警级别分为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Ⅳ级(一般)四个级别。

2)预警信息的发布。Ⅳ级(一般)及以上级别的预警,应急办要及时传递发布xx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并根据预警信息紧急程度,采取先期应急措施,全力配合上一级指挥部的指挥调度。发生Ⅳ级(一般)以下级别的预警,应急办及时向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报告,并随时关注预警预测信息的变化。

3)预警信息的内容。街道办事处应急办应按照预警级别及时向街道相关企业、社区(村庄)、学校、商场及医院等单位发布预警通告,预警内容包括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预警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等。预警信息发布后,预警内容需变更或解除的,应当及时发布变更通告或解除通告。

4)预警信息的发布渠道。充分运用广播、电话、信息网络、微信公众号、宣传车、电子显示屏或组织人员现场通知等方式进行通告,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通告方式,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效率。

5)预警区域内的相关企业、社区(村庄)、学校、商场及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当根据预警级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本单位启动相关应急响应和应急预案的准备。

3.2信息报告

1、报告单位

突发事件发生所在地有关企业、社区(村庄)、学校、商场及医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或事故现场发现人应当第一时间将有关情况向街道办事处应急办报告,应急办根据突发事件等级、类型,向上级领导及主管部门报告。

2、报告时限和程序

1)一般级别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应急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向街道办事处应急办报告(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应急办接警后进行核实并立即向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汇报,主要领导接到报警后迅速核实情况,赶往现场协调处置,并在1小时内向xx市政府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特殊情况下,突发事件现场负责人可越级同时上报,但必须同时报告街道办事处。

2)对于轻微级别的轻伤、轻微伤等突发事件,事发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在1小时内向街道办事处应急办报告,应急办值班人员接警后迅速核实情况(必要时赶往现场协调处置),向街道主要领导汇报。

3、报告内容

街道辖区内所有企业、社区(村庄)、学校、商场及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等在发生突发事件后,应第一时间向街道办事处应急办及相关部门进行报告,报告内容如下:

1)突发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准确地点、报告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2)事件类别、性质、影响范围;

3)事件中人员受伤受困情况;

4)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5)事件处置过程中的其他情况及时续报。

3.3应急处置

1、发生一般级别以下突发事件,接到报告后,街道办事处应急办应通知相关责任部门人员赶到现场,了解事件原因、现场人员受伤情况及已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由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应急资源和力量,协助事发单位应急处置。

2、发生或确认即将发生一般及以上突发事件,街道办事处应急办应第一时间报告街道主要领导,街道主要领导应迅速赶赴现场,视情况成立现场应急指挥协调机构,组织应急工作小组迅速开展应对及处置工作,并动员当地有关专业应急力量和员工、居民等进行先期处置,及时对事件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防护措施、发展趋势等进行评估上报。

3、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公共卫生事件时,街道办事处(指挥部)及其有关部门(应急小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九条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1)第一时间组织营救和救治受伤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2)利用现场应急器材设施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3)立即协调交通、电力、水利、通信等部门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调集街道办事处卫建办及医疗机构实施紧急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4)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5)调集、调配街道办事处的应急费用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调用辖区内其他单位应急物资、设备、设施、工具参与应急救援;

6)组织员工、居民等符合健康条件的成年人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7)保障食品、饮用水、药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8)维护社会治安,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9)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4、发生社会安全事件时,街道办事处及其有关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条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1)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

2)对事发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

3)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

4)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商场、企业等单位的警戒,设置临时警戒线;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

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街道派出所应当向街道办事处、xx市公安局报告并立即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3.4信息发布

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遵循依法、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适时发布初步核实情况、事态进展、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安全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由街道办事处宣传委员负责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应经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及主要领导审核确认后方可发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特殊情况的还需经由xx市宣传部门批准同意进行发布。

宣传委员负责收集、整理网络等舆情信息,及时核实、解决公众反映的问题,予以积极回应和正面引导,对于不实和负面信息,及时澄清并发布准确信息。

后期处置

4.1善后处置

1)街道办事处要协调街道各职能部门及相关企业、社区(村庄)等单位积极稳妥、精准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做好灾后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

2)街道办事处应急办按照国家、省、市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要求,组织开展突发事件损害调查核定工作,对突发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的各类物资,要按照规定协调保险机构等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

3)街道办事处应急办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筹集所需救灾资金和物资,确保受灾群众的正常生活,必要时申请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予以支持。

4.2社会救助

街道办事处负责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社会救助制度,鼓励和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援助。街道应急办加强对社会救助资金和物资分配、调拨、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并根据灾情组织社会捐助活动。

4.3调查与评估

1)街道办事处应积极配合上级政府对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及一般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xx街道办事处负责轻微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调查评估。

2)街道办事处要及时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加强和改进同类事件应急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和提升。

应急保障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5.1队伍保障

街道办事处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成立应急指挥部,指导辖区社区(村庄)、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各类专兼职应急队伍,并加强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5.2财力保障

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经费由财政所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多渠道筹集,分级负担,确保应急需要。对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和财政困难的地区,根据事发地实际情况,由街道办事处向上级财政部门提出补助请求。

对受突发事件影响较大的单位和个人,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提出相应的补偿或救助政策,xx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捐赠和援助。

5.3物资保障

街道办事处做好应急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的储备管理,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并根据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情况,及时调整储备物资品种,提高科技含量。鼓励和指导社区、企业单位和家庭储备基本的应急自救物资和生活必需品。

街道办事处根据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采取生产力储备等方式,与有关企业、单位签订合同,保障应急物资的生产和供给。

街道办事处在应急救援特殊情况下可以统筹调集辖区各主要企业、单位应急救援物资及装备器材等。

5.4医疗卫生保障

街道卫建办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救援队伍,根据需要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工作,提供医疗卫生保障。

5.5交通运输保障

交运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确保救援人员和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救灾物资、救援设备优先运输。交通设施受损时,应当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修。必要时,报请指挥部批准征用必要的交通工具及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征用结束后及时返还,征用后损毁、灭失的,给予补偿。

根据应急处置需要,街道交运所要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5.6治安维护

街道派出所、城管所、交警二中队、人武部按照有关规定,参与应急处置和治安维护工作。制定不同类别、级别突发事件应急状态下维护治安、交通秩序的行动方案,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控制事态,维护社会秩序。事发地相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积极主动配合做好治安维护工作。

5.7人员安置

应结合企业、学校、商场等,利用空地、操场、公园、广场等,统筹规划设立街道应急避难场所及安置点,并设置明显标志,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公众安全、有序地转移或疏散。

指挥部应为涉险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5.8通信保障

街道办事处协调联通公司、移动公司,负责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应急广播电视保障体系,完善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通信畅通,确保应急工作联络畅通。

5.9法制保障

街道办事处组织对省市下发的关于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的水平,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法制保障。街道办事处指挥部要负责对应急法律服务和法制进行宣传,及时为受灾地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5.10气象水文信息服务

街道办事处应急办要及时收集上级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信息,为应急处置提供气象信息服务。

街道水利站要及时提供江河、湖泊、水库水情的实报和预报,为应急处置提供水文资料和信息服务。

各应急队伍及单位要密切关注气象、水文信息,做好应急工作准备。

6监督管理

6.1预案演练

6.1.1演练内容

街道辖区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应以自然灾害事件、事故灾难、公共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专项预案作为演练的主要内容。

6.1.2演练方式

应急预案的演练方式分为桌面演练和现场实战演练,街道辖区内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主要采用街道办事处与企业、社区(村庄)、商场、学校等单位联合的方式进行演练。

6.1.3演练频次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专项预案应至少每x年演练x次,事故灾难类专项预案应至少每x年演练x次,部门预案应当结合部门实际有针对性地经常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6.1.4演练评估

应急演练组织单位应当组织演练评估。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演练的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指挥协调和应急联动情况,应急人员的处置情况,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对完善预案、应急准备、应急机制、应急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等。必要时委托第三方进行演练评估。

6.2宣传和培训

6.2.1宣传

街道办事处向公众宣传有关应急预案和报警电话。要通过印刷出版物和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载体把宣传有关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方面的常识,增强公众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作为公益宣传的重要内容。街道办事处应急办应当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可公布的应急预案作为全民普法的重要内容。

6.2.2培训

街道办事处全体人员应当认真学习应急工作知识。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总体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把应急法律、法规、规章和应急预案等应急管理知识纳入日常学习培训内容。

有关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主管人员的培训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

各类应急抢险救援人员应当接受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培训,掌握应急工作管理和应急处置的专业知识。

6.3监督与检查

街道办事处应急办负责对本预案执行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应当定期检查可用于突发事件现场救援所需各类物资装备的存量及分布情况,确保处于良好状态。

.................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365
¥188
¥99.99
¥66.6
¥52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7篇)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街道)

链接地址:http://www.gaozi365.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2986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