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障体系。制定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不断地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以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使大学生能够在政府优惠政策、企业创业机会和高校创业理论三位一体的环境下,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获得科学的创新创业技能。(2)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光靠树理念、喊口号,也不仅仅是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来达到创新创业训练的目的。必须结合本专业特色,将创新创业思维切实融入到专业培养方案中,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彻于整个培养体系中。(3)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要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生,教师首先须具备较高的创新创造性素质,并应熟悉本行业的生产实践。目前,许多高校教师都是一毕业就直接任教,企业工作经历不足,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学校应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企业实践锻炼,并聘请具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导师承担部分教学内容。(4)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和条件是教育的实施平台,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只是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实践课的训练让学生获得创新创业能力,才是让种子成长为苍天大树的关键。实践教学环节依赖于教学环境和条件,而国家的教育资源有限,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拓宽思路、发挥探索精神,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为创新创业教学广辟新径。
2应用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析
包装工程等应用型专业综合性、实践性较强,对应的行业领域广、创业起步门槛低,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近年来,我校包装工程专业顺应时展,结合行业需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师资结构、创造教学环境、参与科技创新与创业竞赛等方面进行了双创教育改革,以期培养出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创业的包装工程技术人才。
2.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1)完善理论教学环节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贯穿于培养方案的制订中,重构包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状况纳入培养方案的学分管理,设立了“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实践环节10学分,并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等必修课程,以及“大学生创业原理与实务”、“创新设计”、“个人与团队管理”、“成功心理学”等通选课程,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使之与专业课程、实习实践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2)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环节在教学中的比重,实践环节由原本科教学计划的36周增加为38周,在企业进行为期16周的生产实践、实际包装产品设计实践、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10个“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后方可毕业,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训练。
2.2多种教学形式
广义师资概念,丰富师资结构。通过多样的教授方式和经验交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形成企业与高校之间互利共赢,就业与创业的良性循环。(1)建立校企“双向交流”在学校相关政策支持下,与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双向交流”关系。选派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和实训,丰富教师的实践经历,同时帮助企业攻克科研、技术难题;聘任企业优秀人才承担部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任务。先后聘请了36位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兼职企业教师,承担学生在企业阶段的专业理论授课、生产实践指导和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以保证学生在企业阶段的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的完成。(2)发挥校友良性激励效应充分发挥校友良性激励效应,成立了“工大包装校友会”,通过网络进行日常交流,并定期举办“精英校友工作经验交流会”,邀请优秀校友回校传授就业、创业经验,激发在校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业热情。
2.3创造教学条件
(1)校内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包装工程专业成立十几年来,着力开展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建设校内实验基地。现实验室面积800余平方米,设有包装系统实验室等专项实验室10余间,拥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百余台(套),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创业训练提供了条件。另外,我校与本溪市桓仁县政府及相关企业合作项目“基于‘卓越计划’校政企协同创新联办葡萄酒学院的研究与实践”,计划在本溪市桓仁县大连工业大学葡萄酒学院投资1000万元,建设印刷包装实验中心和工程实践教育基地。项目的建设为包装工程“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学生的企业实习实践阶段提供了保障。(2)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在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包装工程专业以构建包装专业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应用型工程人才为目标,确立“面向产业、依托产学研合作、突出工程能力、培养创新应用型工程人才”的专业教学方式与改革思路,与40余家包装相关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关系。其中与10余家企业签订了建立“包装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协议,逐步形成集教研合作、产学研合作、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毕业生就业、创业为一体的校企双赢的教学模式。
2.4开展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
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与创业竞赛情况,是衡量创新创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训的有效方式。近两年,包装工程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指导下,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和创业竞赛活动,包括“挑战杯”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包装结构设计、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和“济丰杯”运输包装设计创意大赛等竞赛活动,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30余项,学生在竞赛活动中锻炼了科技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创新创业素质,为将来可能的创业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应用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初见成效
经过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改革,逐步摸索出一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东北乃至全国包装、印刷行业培养了大批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部分毕业生考取了国内外名牌学校的研究生继续深造,部分毕业生被国际知名企业录用,在短时间内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骨干,还有部分毕业生成为各级、各类组织机构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很多企业反映我校包装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工作中能吃苦耐劳,业务水平提高较快,协作精神较强,为企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来,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创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4结语
1.创业教育理念观念落后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这样几种落后的理念和观念:“政府包办论”,认为创业教育是政府的事情,政府机关为主体提供“钱粮政策”;“学校包办论”,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学校的事,学校可以包办一切;“解决就业论”,急功近利地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等;“企业创办论”,认为创业教育仅仅是教会学生怎样创办企业或公司,受益面很窄;“第二课堂论”,认为创业教育就是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创业类社团、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这一系列的落后理念和观念,导致了创业教育主体不明,活动目的不清,最终使得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学习脱节,难以形成合力。
2.创业教育目标定位不清
大多高校仍将创业教育定位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补充,学校创业教育仅仅是就业指导的一个分支,既无专项经费也无专人指导,其教育内容单纯是创业方法和途径的教育;有的认为只有求职能力弱的学生找不到工作才需要创业,将创业弱化为毕业生谋生手段和提高学校的灵活就业率的方式;更有甚者认为,创业教育是国家由于经济压力大、就业环境不好,为了甩包袱而让大学生去自谋职业一种教育形式。这些有关创业教育的定位都是不科学的。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创业教育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3.创业教育网络化联动机制不畅
近来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创业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家认识到创业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事情,而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但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政府、市场、学校、社会和个人还没有真正联动起来,没有有机融合方方面面的优势共同服务大学生创业。目前还缺乏健全的全民创业配套制度、常态的长效机制和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资金支持的多方联动机制。具体表现在:各方对创业教育重大问题联合攻关的协作联动不畅;高校之间创业教育联动不畅;高校创业教育与政府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动不畅;高校与企业项目合作、技术推广等联动不畅;各方在资源整合、工作交叉、人员合理利用上联动不畅。因此,需要真正构建集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资金支持为一体的创业教育立体网络化联动的有效机制。
4.创业教育利益风险分担不明
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多方联动,但是由于利益和风险分担的职责不清,导致在具体工作中相互推诿。具体表现在参与创业教育组织的人员可能来自不同单位,他们代表的参与协同的各单位利益诉求和追求目标不尽一致,很容易诱发矛盾和分歧。如政府需要社会稳定经济增长,企业需要经济效益,社会资本需要利益最大化,高校需要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等,这些利益分割问题制约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其次是创业风险往往被美好的成功创业案例所掩盖,大家往往只看到创业者成功的一面,而忽视了风险的存在。因此,创业教育组织各成员间需要根据职责合理承担风险,避免将风险直接嫁接在创业个体上,使得创业教育有风险机制的保障,让创业成功的小概率事件发挥其无限的覆盖作用。
二、构建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
1.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一要更新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紧紧围绕培养善于创新、敢于创造、勇于创业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密切结合专业特点,努力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构筑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创业实践技能,全面提升大学生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创新素质,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有效发现机遇、把握机遇、成功创业。二要建立大学生创业能力“锥状体模型”。该模型由大学生创业所需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应变能力、自控能力、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策划能力、营销能力、理财能力和机会能力11项能力构成。其中,处于锥状体底层、覆盖人群较宽泛的是通识能力,包括趋于隐性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和自控能力;居于锥形体中间的是以领导能力、创造能力、策划能力、营销能力和理财能力5方面显性的专业能力,这个层面的五边形面积较小,覆盖人群相对较窄;在“锥状体”顶端、引领创业活动方向的是机会能力,这表明在各项能力的基础上,必须把握机会且优先行动,最终实现优质创业。创新协同创业教育体系就是要以创业能力锥状体模型为基础,以通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两个锥度体建设为依托,以大学生自身发展诉求为出发点,潜心基础,精心谋划,提高大学生获取机会的能力,当机会出现时一举实现成功创业。同时大学生创业教育需着力打牢创业基本知识,培育创新意识,强化创业实训,谋划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实现成功创业增添内动力。
2.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1)差异推进,协同创新,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一是提升创业通识能力,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在大学生创业通识能力提升阶段,强化高等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协同,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协同人文社科类相关学院,开办“创新管理”“创业理财”“大学生创业实践”等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协同教务和团委等部门,设置课外创新学分;协同教务、学工、科技和物资等部门加强创业通识能力实践课程的建设。二是提升创业专业能力,整合实践实训资源。在大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时期,需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协同,有效整合各类实践教育资源,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实训平台。协同学校和人社部门成立创业学院,建立起创业实践“可配置、可视化、可交互”的实训模块;协同学校、社会创业培训指导机构、科技部门等组织,重点构建SYB创业实训平台。三是提升创业机会能力,整合社会环境资源。协同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和各类产业园,分类引导有市场潜质的创业项目深度孵化;协同风险投资机构,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筹措资金;协同政府相关部门,为大学生争取、落实各项创业优惠扶持政策,为创业项目提供快捷的“一站式”服务。
(2)层级推进,资源整合,打造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载体
遵循大学生创业的基本规律,以“创业实践基地”为主体,构建以“创新创业活动—创业训练营—创业实习基地—创业实践基地”为主线的创业实践链,有序推进,环环相扣,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建立创业教育载体,培育创业知识。需加强建设创业能力为主的课程如创新管理、创业理财、大学生创业实践等基础专业实践课程。成立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设置课外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引导学生参与学校认定的各类学科竞赛、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统筹大学生素质发展特别是创业发展活动。二是打造创新训练载体,培养创业精神。将专业知识、创业能力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实践教学使联通学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训得以实现。创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在工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三是创新模拟实训载体,提升创业技能。以各级大学生“挑战杯”赛事为牵引,通过立项支撑,构建起“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参赛的创新创业教育模拟竞赛体系。引进ERP模拟沙盘系统,打造“创业训练营”“网络创业一条街”等平台,为学生创业的个性化发展提供高效模拟实训的机会。四是运行项目实验载体,选育创业项目。多媒介立体推荐大学生优质创业项目信息,引导大学生提升创业层次。全面培育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组织学生按照真实企业创办流程,模拟企业运营全过程。组织创业导师通过评审将可操作性强、效果优、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引入各类园区进一步孵化。
3.完善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协同社会各界,全力为青年大学生创业服务,着力构筑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Center)、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Base)、大学生创业学院(Department)三大核心阵地,最终打造大学生创业CBD,建立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一是打造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争取人社、经信等政府部门提供政策资金,重点为创业青年提供信息交流、资金对接、导师指导、项目推介等服务,开展青年创业BRT、青年创业融资“风险池”(由政府出资,以基准利率贷款帮助大学生创业)、青年创业导师“1+1”、大学生创业项目会等活动,打造以集聚创业青年和对接创业资源为主要功能的核心枢纽。二是建设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依托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实验室、工作坊、一条街等阵地,建立大学生创业苗圃,辅导大学生创业项目入圃加速培育;引进社会专业项目孵化机构共建创业孵化基地,作为省市级创业孵化基地,享受扶持政策,指导大学生创业项目加速成长;引导具备产业化条件的项目进入产业园区加速发展,实现对大学生创业项目从育苗、孵化到产业化的全过程服务。三是开办大学生创业学院。协同人社部门提供创业培训资金,由高校免费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入门、成长、加速三个层次的创业培训课程并穿插创业典型事迹报告、创业考察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凝聚、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四是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做到高校与政府共建的创业园获得政府经费扶持或各级荣誉利益共享,做到高校和风司扶持大学生创业收益获得利益共享,做好风险投资公司、担保机构、高校或政府、创业大学生之间风险防范预案工作。通过利益共享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更好地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
4.协同创新,解决创业瓶颈问题
我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出既有专业素养又有创业思维的学生,让他们具有现代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拥有创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娴熟的网络传播技能和新媒体编辑技巧,能够从事新媒体内容创意策划和新媒体营销传播工作。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跨学科的课程体系设计,并将创业的理念融入到专业教学中。
2课程设计
根据我校面向国内业界、学界的需求,并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同时结合学生生源特点和接受能力,我们对以下两个方面给予格外重视: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强调跨学科开设课程;学生的专业实践环节,强调开门办学、与业界合作办学。
2.1理论课程设计
在设计理论课程时,我们将课程分为专业教育课、专业选修课和创业类选修课三个模块。专业教育课包括内容策划/创意/制作、传播/推广/营销和网络舆情监控/分析/预测三大块课程。内容策划/创意/制作这部分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平面设计、网站制作、视频拍摄剪辑、动画制作、新闻稿件采编等技能,这类课程一般要求学生做出作品。学生掌握了技能、做出好的作品后,教师一般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传播/推广/营销这部分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在新媒体中进行传播和营销的方式方法,包括电子商务、整合营销传播、互联网运营案例解析、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等课程。这类课程希望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直至能够参与一个真实的项目。网络舆情监控/分析/预测这部分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用专业的眼光和方法分析网络热点事件,预测发展态势,并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这类课程目前国内开设得很少,我院当前开设了网络舆情概论和网络舆情案例分析等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从调查问卷的制作、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直到舆情报告的撰写,学生都要掌握。专业选修课主要是新闻传播类的平台课,包括传播学概论、媒介传播史、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传媒伦理与法规、创造性思维、媒介文化评论、传媒人礼仪、传媒经济等等。这类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新闻传播学科的整体面貌、主要研究方向,培养学生的传媒素养。创业类选修课包括创业学、市场营销学、创造学、商务谈判等,让学生了解若要创业需要具备哪些知识。
2.2实践环节的设计
在创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中,实践环节是帮助学生熟悉创业流程、掌握创业技巧的最好途径,也最难把握和最为复杂。实践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很好地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在设计实践环节时,我们制定了三个实践平台,即课程内部模拟、校企合作平台和参加创业大赛。
(1)课程内部模拟。课程内部模拟是围绕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来创建教学情境,学生进入情境参与到模拟的创业项目中,亲身感受各个岗位的职责,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构建学生自身的创业知识体系。
(2)校企合作平台。根据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选择适合的企业合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实际参与到创业项目中来,让学生获得直接的创业经验和创业信息。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专业能力等开展多层次的项目活动,如参观企业、商业访谈调查、创业计划竞赛等。实践时间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兴趣、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进行选择,实践空间可以在教室、校园,也可以到企业。
(3)创业大赛。我们一般鼓励学生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创业大赛,并由专业老师带队指导。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创业知识的习得和创业能力的养成情况,又可以扩大大学生的创业知识领域和创业背景,丰富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这三种实践方案的实施参照表1的实践量化指标,旨在促进学生多参与本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
3师资配备
高校要成为培养创业型人才基地,必须培养和造就能适应创业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为了满足要求,我院提出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通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建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适应发展的专业师资队伍。在师资队伍数量上、质量上满足学院教学工作及事业发展的需要;重视并做好专业带头人及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一批有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并具备较好的教学能力的兼职教师和专家,构建兼职教师网络。目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中级职称5人;其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4人,硕士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100%。业界兼职老师有4名,都是南京知名媒体工作多年的资深媒体人。学院鼓励中青年教师到业界实习交流,与业界兼职教师相互学习,旨在打造一支既有较深理论造诣,又有较强业界实践能力,既懂教育教学管理,又有较高科研水平的具有“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
4结语
传统的高等教育,更多地偏重学生的理论教育和公民素质的培养,传授的主要是通识知识和技术,即便有专业分科,距离实际应用也尚有距离。这种高等教育体系很难满足企业在深度上对专业技能、实际操作水平的关注,以及在广度上对综合能力、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高等教育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也存在不足,知识传授与社会进步、理论与实践错位脱节等,以上因素的存在,使得一些大型企业开始思考如何按照自己的需求,量身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大学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当然,除了培养符合自己要求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的原动力外,企业大学所承载的价值与功能还有很多。
推动企业战略调整、促进企业转型跨越升级,并在此过程中具有媒介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沟通作用。一方面是企业如何规划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以适应当前环境的要求,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企业的发展意图和愿景必须传递给企业的员工,让员工与管理层在认识高度上充分接近,形成合力。另一方面,企业需要不断地转型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开发符合市场要求的新品类,乃至制造新的市场需求,对产业结构进行再调整,对内部成本进行再控制,对管理方式进行再优化,驱动企业寻求新的路径和发展方向。企业大学通过对高级管理层进行培训,使高级管理层清晰发展环境及发展趋势,驱动变革内生动力,并为之寻求变革方法与路径,带领企业前进;通过系统化、持续性的员工培训,在“组织器官”层面提高员工的全局化视野和适应能力,推动员工对转型与变革的深刻理解,以减少阻力。企业大学在此过程中,充当了恰到好处的桥梁纽带作用。
为员工、中高管理层提供职业上升通道,培养员工、管理层对企业的忠诚度。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普通员工除了对物质具有一定要求之外,在精神层面也向往一定的上升平台,来实现某种程度的心理自恰。企业如果希望留住优秀的员工,除了必须的高薪之外,还要多提供素质和能力培训资源、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搭建职业发展平台。中高层管理人员是带领企业前进的“火车头”,更是企业大学主要的培训对象,通过特定的课程设计,有助于不断挖掘中高管理层的领导潜质,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符合要求的管理梯队。企业大学能够提供专业技能、综合素养方面的持续培训,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作为企业“软实力”的一部分,企业大学能够彰显企业的良好形象,传递出企业发展有序、管理规范、前景长远的外部印象。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体,在参与经济交往的过程中,自身的形象格外重要,这种无形的形象与企业的信誉、实力息息相关,并能够在特定情况下转化为有形的资源,助力企业持续发展。企业大学的存在是对企业的一种有力“背书”,传达出企业运转正常有效、内部管理规范有序,不仅注重产品与服务的提供,也关心人的发展,为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增添“人文魅力”,增加了合作的可信度和美誉度。企业大学还有利于构建企业内部文化,促进内部和谐。当今社会,文化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生产力”,文化所蕴含的隐形力量可以增加企业内部活力、提升员工素质水平、融洽内部关系、畅通沟通渠道。企业大学所营造出的“文化传播氛围”能使员工的思想境界无形中得以升华,企业的价值观和发展规划更容易得到贯彻执行,也更容易形成内部合力,激发出动力。
二、企业大学对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
1.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启示
企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高等教育,独具特征。从参与者来看,学习者、教学者都是生产实践者。企业大学的学习者,一方面是具有相对成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另一方面作为生产实践者,具有较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深刻的实践感悟。教学者主要来源于有着丰富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业务专家、技术骨干,也与生产实践紧密关联。从企业大学的教学活动过程看,教与学杂糅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更倾向于实践。企业大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围绕具体的实践要求展开,比如,具体的生产实践问题、具体的管理问题、具体的项目研发,带着问题进行知识的生产与传授。企业大学的学习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和改善生产实践问题。生产实践也是检验、评价学习成效的最有效的途径,从而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效。与此同时,企业大学所拥有的先进的教学手段、真实的案例资源等,是培养应用型高端人才不可或缺的,保障了知识的创新、传承与应用,更贴近生产实践。因此,传统的高等教育可以在两个方面借鉴企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开展交流学习、互派委托培养、具体项目合作等方式,使高等教育能够深入生产实践一线,直接面对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生产、管理等实际问题,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具体结合起来,增强教育的可应用性,避免知识落后和知识脱节。第二,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对课程体系进行全新的规划和设计,根据培养方向的不同,将实践应用型与理论学术型进行适当区分,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进行专业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具体需求。第三,高等教育主管机构,要加强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指导,将更多的教育资源向高等职业教育倾斜,培养更多适应市场需要的学生,提高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
2.在创新学习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启示
企业大学为学员的学习提供了立体多元的综合体验,着力体现在“全程、全面”上。在学习内容方面,涵盖多个方面、多个领域:适应岗位要求的素质培训,如岗前培训、资格培训、晋级培训以及轮岗培训;更新技能、提升水平方面的培训,如前沿技术操作的培训;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类培训,如团队协作能力培训、突发应变培训、创新能力培训、人文素养及健康类培训。既有大众化的一般培训,也有面向个体差异的个性化学习;既有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培训,也有关于先进知识、服务创新等方面的学习;既有企业战略决策、经营管理方面的学习,也有关于学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在教学形式方面,企业大学不拘一格,除了一般的面对面授课单向度传播,还根据生产实践的要求,拓展了案例分析、角色模拟、沙盘推演、远程协作等方式。企业大学积极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真实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高等教育发展可以借鉴企业大学的有效经验,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尝试多种教学方式,辅之以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
3.在创新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方面的启示
企业大学的学习者以在职的员工为主,年龄跨度较大、学习基础程度不一,学员组成结构更加广泛。随着工作岗位所需知识的急速更新和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大学更加重视学员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抗压能力、迁移能力、可持续任职能力的培养与塑造,教育的能力需求结构得以扩展。在教育的组织结构方面,企业大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相连,在组织结构上也遵循了生产实践逻辑,确保其提供的教育培训服务能与企业不同的生产部门、生产环节紧密相扣。企业大学拓展了高等教育的功能。企业大学以职业培训为主导,旨在通过该种形式的人力资源开发,满足企业的整体发展需求,回应生产实践的真正诉求。在促进学员适应岗位需求的同时,不断拓展学员的能力范围,使之成长为专业技术能手、行业专家或者更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在知识生产与发现方面,企业大学利用独特的优势,通过生产实践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加工整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转化为新的知识体系,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素材和营养。企业大学的教育结构与功能,可以与高等教育特别是传统大学教育互为补充。在教学方面,通过与企业大学合作,高等教育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企业所需要的能力要求;更注重专业学习与生产实践的关系,专业素养与通识素养的统一;通过师资互换、交流、共享,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要求,满足生产实践的具体要求。在科研方面,通过与企业大学合作,可以发现生产实践中的迫切要求、技术演进趋势,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还可以校企合作,整合研发资源、科研力量,共同研究重大科研课题,提高科研的质量与效率。
4.在创新高等教育体制与机制方面的启示
企业大学自成立以来,不断融合产、学、研、教之间的关系,贴近生产,服务企业,事实也证明这种交互关系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符合知识生产、传播、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越发显现出其旺盛的生命力。这种与生产、实践相融合的体制机制值得高等教育借鉴和吸收。借鉴企业大学的成功经验,高等教育实现创新发展,需要不断优化组织大脑,开发自助式知识生产服务。
在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在指导学生怎样创办企业,以及培养学生在创办企业时必备的一系列素质和能力,其中存在着几个误区:
(1)创新创业教育仅仅是就业教育的一部分。
许多高校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停留在表面上,通常是对政策与形式的分析,对创业中最重要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2)创新创业教育只针对那些想开公司的学生。
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一般都是以讲座、规划大赛和社团的形式展开的,参加的也一直是一批对创业非常有热情的学生。但真正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但只有极少数人的参加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教育效果并不乐观。
(3)创新创业教育是教学生怎么赚钱,与他的专业背景无关。
在我国,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校级公选课,统一进行授课,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讲述的内容都是一样的,缺乏针对性,没有将学生所学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不明所以,觉得这种教育方式在以后也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要使创新创业教育真正的对学生起到作用,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1)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